弗洛姆笔记:从「健全的社会」到「健全的学校」 | 周三校长专栏
文 | 魏智渊
源 | 原创
荐 | 知父母(公众号:zhifumu)
人是叙事性或想象性的存在,组织也是。我们关于组织的想象在塑造着我们的日常行为,校长亦是。理想和现实当然有着巨大的鸿沟,中间也隔着诸多的误会,但是,学校也好,生活也罢,终究应该朝向理想,这是校长的使命所在,意义所在。
每周三是我们学校行政读书会时间
设立专栏定期发布一篇管理文章
什么样的学校是「健全的学校」(或者理想的学校)?关于这个问题,可能很少有人(包括校长)思考过。但是,作为校长,我们头脑中实际上又存在着一个「健全的学校」的想象,只是未必自觉。如果我们对「健全的学校」的意识或潜意识加以回顾,可能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模型。
例如,有人关于「健全的学校」的想象,可能是柏拉图式的,顶层设计,等级森严,各司其职;有人关于「健全的学校」的想象,可能是亚里士多德式的,朝向一个目的,不断地改进。在这两大范式下,还有若干不同的类型。例如文化主义的、效率主义或市场主义的、服务主义的,等等。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主流的或理想的关于「健全的学校」的想象不尽相同。在我们这个时代,主流的范式仍然是官僚主义与效率主义的混合体,公立学校偏于前者,私立学校偏于后者。
那么,我心目中「健全的学校」是怎样的?
我愿意借用我特别赞同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弗洛姆的一本书来作为回答,这本书的名字叫《健全的社会》。
即我想讨论一下,一个健全的,或者说健康的学校,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1
弗洛姆指出,一个「健全的社会」,是「适合人的需要的社会,是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目的而不是他人手段的社会,也是个人的幸福和发展成为核心关注点的社会」。简单地说,就是「健全的社会」,就是「以人为本」的社会。
一个「健全的学校」,也必然如此。
组织很容易以人为手段,来实现某种外部目的。以人为手段有两种控制模式:一种是威逼,在社会层面,极端的模式是苏联模式,在学校,常见的模式是体制模式,为了公职,为了生活在体制内,个人不得不成为手段。一种是利诱,在社会层面,极端的模式是美国模式,也是一种市场模式,「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是以消费主义,通过控制人的低级需要,来让人丧失自由,成为物质的奴隶,并辅之以成功文化,在学校,常见的模式是通过收入和地位进行控制,个人因为经济原因和社会地位不得不成为手段。如果说,前一种模式的关键是「专制」的话,那么,后一种模式的关键则是「异化」。
那么,一个「健全的学校」是一个怎样的学校?
是一个「适合所有人需要」的学校,是一个「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目的而不是他人手段」的学校,是一个「个人的幸福和发展成为核心关注点」的学校。
这三个加引号的词语,乃是同义词。
一所学校,应该努力地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包括教师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家长的需要,对于私立学校来说,还包括董事会的需要。对了,甚至包括了社会的需要。然而,这何以可能?例如,家长的需要,难道不可以是少交学费?教师的需要,难道不可以是多拿工资?董事会的需要,难道不可以是增加利润?这些需要本身就是相互冲突的,怎么可能都加以满足?
实际上,这里所谓的「满足需要」,乃是指满足所有人的「一般需要」,而不是满足「特殊需要」。因为「特殊需要」很可能是不合理的需要,甚至是对需要者本人都有害的需要。
而这是可能的,因为在健康的社会里,在健康的学校中,所有人的一般需要并不是相互冲突的,而是相互结合至少是相互协调的。
2
那么,哪些需要,是人的「一般需要」?
我最喜欢的结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即学校应该努力地满足所有人三方面的需要:生存需要、社会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对于师生来说,学校首先要满足生存需要,对学生可能是指吃饭、住宿以及在教室里的安全感,对教师还包括了合理的薪资水平。其次,学校要满足师生的社会需要,对学生可能是指润泽的环境与各类人际关系,相互尊重等,对教师可能是指民主的管理环境,相互合作的同事关系等。最后,学校还要努力地满足师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学生来说,他们希望在此能够实现自身潜能的极大增长,对教师来说,也渴望径由职业获得意义感,等等。
即使对实际上不参与学校管理的投资人(董事会)来讲,也并非只有生存需要(收支平衡甚至有赢利),也有受人尊重的需要,没人喜欢被骂作惟利是图,也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自己投资或创建的学校,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并拥有良好的口碑,这同样赋予投资以意义感。或者说,这不只是一种投资行为,同时也成了一种社会行为,拥有极高的社会效益。
而弗洛姆没有采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他比马斯洛还要大8岁,《健全的社会》的出版,应该也要比《动机与人格》早),而提出了五种需求:
1.交往的需求,也就是和他人建立关系,摆脱孤独和不安的需求。
2.超越的需求,也就是人通过自主创造,超越他在自然界的位置,完成自我实现。
3.寻根的需求,就是对代表自己来源的事物的依恋和渴望,比如说对母亲、对血缘、对土地,或者对自己的国家。
4.身份感的需求,这是我们体验自我意识,获得他人尊重和社会地位的前提。
5.定位与信仰体系的需求。就是说人在世界上,需要确定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为什么在这里。
应该讲,这些需求,也极具有启发性。
3
那么,怎么满足这些需求?
弗洛姆认为,「健全的社会」,应该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因此,需要在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进行全面改革。
政治上,他提倡分权,让公民成为社会生活的参与者,让社会团体参与决策;经济上,他希望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化,我们今天可以改变一下他的提法,让原来的工人成为新体制下的「合伙人」;文化方面,他强调改革教育,要培养具有批判思维能力的学生,而不能只培养适应社会的螺丝钉。
那么,对一所学校来说,这有什么借鉴意义呢?
或许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民主、理性、共享。
民主,是指学校的运行方式,要以民主的方式,共同体的方式来运行,遵循自组织的原则。理性,是指生活在学校里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充分地发展自己的理性,成为一个能够自我负责的人,当然,也是一个富有批判精神和建设意识的人;共享,是指所有人可以分享学校发展的成果。
这意味着我们要警惕两种模式。一种是学校丧失了学术基因,成了官僚机制的复制,等级森严;一种是学术彻底地沦为市场主义,丧失了自身的价值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因此被异化,有一些纯粹的应试学校,就已经将教育教学变成了「生意」。
4
这是一个校长不顾现实书生气的一厢情愿吗?
我从来不这样想。
关于「健全的学校」的想象,是我们理解学校问题以及推进学校变革的最重要的参照。毕竟,你永远到不了你不想到的地方。
这当然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只要有足够的决心与智慧,这些想象,将有可能化为点滴行动,成为裁定尺度,逐渐地滋润一所学校,直到形成一种全新的「社会」。
对我来讲,「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学校」是相通的,那么,「健全的教室」呢?「健全的团队」呢?
道路永远是曲折的,今日之学校,离之尚有十万八千里,但若不朝向理想,努力便不值得。
(全文完)
《玩游戏,学数学》系列
著名数学特级教师王志江团队作品
基于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专业设计
尤其适合幼儿园及小学家长、教师
看看别人家的老师是怎么帮孩子建构数学观念的
一不小心,好妈妈就真的胜过了好老师
重要文章推荐(点击可入)
班主任三类知识 | 婚庆 | 留堂 | 电影或户外 | 家庭作业布置 | 校长们 | 校长 | 微信 | 开会迟到 | 划车事件 | 魅力教师 | 教师节 | 演讲 | 不吃亏 | 开学管理 | 开学清单 | 演讲清单 | 自组织 | 读经运动 |身体安全 | 家校关系 | 早恋 | 人际关系 | 打招呼 | 自我管理 | 暑假 | 健美操 | 打架 | 自动化阅读 | 速读 | 家庭作业 | 绘本 | 剩饭 | 父母必读 | 补习班 | 幼升小 | 关键学习 | 收礼 | 生日信 | 体罚 | 期末测评 | 童话剧 | 好词好句 | 作文 | 不做作业 | 写字 | 名师现象 | 假如我来办一所私立学校
⊙「知教师」编辑部制作
⊙未标明来源图片均取自互联网